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情办好。
回答记者提问昭通日报记者:请问十三五期间,昭通共搬迁安置了多少人口?最后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已经一年了,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怎么样?昭通市搬迁安置局局长 刘兴发:十三五期间,昭通共搬迁安置8.26万户35.4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30.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6.6%。对就业、就医、就学、安全都有保障的家庭标注为绿色,实行每月1访。
在全国率先实行组团式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并重,215.4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自来水普及率达94%,广大农村群众彻底告别了喝望天水的历史。同时,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普查作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指南,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全市先后两批接受脱贫攻坚普查的10个县区、1218个村、41.92万户184.43万贫困人口全部通过普查验收,群众认可度高达99.99%。昭通发布编辑:农村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一环,请问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在脱贫攻坚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昭通市住建局副局长 李永林: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脱贫攻坚中,住建部门和扶贫部门联合,以家家见面、户户核查、房房录入的工作模式,对全市422936户四类重点对象房屋进行现场核验录入住房管理系统,其中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的266523户,占卡户总数的63.02%。
立足昭通实际,创新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和情感三个认同的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紧扣人的改变,全力走实群众路线,增强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获得感、满意度。从2017年初引进种子企业华坚鞋业,以最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就业,到引进单个电子企业,再到引进立时、时瑞、三江等11家关联度高、能够实现联动发展的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以电子代工类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以鲁甸浩丰苹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家家专业合作社将千家万户的果农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为果农提供统一的生产管理技术支撑,指导果农提升技能,帮助社员销售果品,果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紧紧围绕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大力推进以昭通苹果为主的水果品牌建设。坚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三稳要求,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实现十五年连续丰产。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30万亩,以开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为切入点,从产业项目选择、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带动效应等方面发力突围,有力破解大农业、小产业、示范弱的困局,6个百亿元产业集群、三江四河特色经作块状、带状分布基本形成,昭鲁坝区以百万亩苹果基地打造与百万城市人口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全市高寒山区、二半山区马铃薯产业正在形成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新格局,在北部8县市竹产业经济带快步发展,绥江半边红、永善脐橙、鲁甸樱桃、巧家红糖、镇雄白茶、大关翠华茶等小而精的产业成片成带形成特色版块。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产值105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38.89%、48.92%。
制定了地方标准,修订了国家标准,联合制定发布了国际标准。昭通发布编辑: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请问我市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在搭建产销平台助力产业扶贫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昭通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杨正华:十三五期间,全市供销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深化综合改革,发挥供销行业优势,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仅2020年,昭通、东莞两市供销系统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共计2550.5万元,实现成交2064.47万元,是2019年成交额的6倍。来源:昭通市政府新闻办 @微昭通。非常感谢大家对昭通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报道。十三五时期,我们围绕把昭通苹果打造成为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目标,聚焦关键环节,突出三个方面的措施抓落实。
总结鲁甸花椒产业发展,主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谋篇布局对标干。核心区彝良县先后获得全国有机天麻种植县、全国天麻生产先进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等称号。同步配套推动物流快递点设置,物流快递基本覆盖了当前所有乡镇和建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建制村,物流快递县(市区)覆盖率达100%、乡镇覆盖率达99.3%、村社覆盖率达56.24%。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56亿元以上(不含烟草,较2019年增6.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预计达到1.63:1以上,比上年增0.01个百分点。
2021年计划在原有4个花椒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2个。2020年昭通天麻以65.88亿的品牌价值名列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第48位。
农业发展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产业结构实现重组重塑,传统产业蜕变升级、蝶变突破,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产业量效齐增,区域特色遍地开花,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指导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四、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联农带贫取得新成效坚持内育外引和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强化联农带农。目前正在彝良建设1000万瓶的两菌标准化加工厂,力争到2022年实现本地生产的优质两菌全覆盖。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突破性改善。昭通日报记者:天麻是我市高原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请问十三五期间我市天麻产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成效?昭通市天麻研究院院长 田孟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对昭通以及昭通天麻的关心关注。二是试点建设城市社区消费店。
鲁甸核桃、巧家红糖、盐津苗岭碧芽和大关翠华贡茶叶、昭通牛干巴、昭通酱、四季面等特色品牌打入全国市场。紧盯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打造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矮砧密植示范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分选线,隆重推出昭通苹果之城的目标定位和品牌形象,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苹果之城建设阔步前行。
努力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形成了一批绿色食品牌拳头产品集群。四是精深加工不断突破。
2020年有效期内的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6个、7.79万亩,比2018年的75个增加131个、14.89万亩分别增174%、91.2%,有机农产品64个、面积55.03万亩比2018年的31个、7.34万亩,分别增106%、650%。二是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0个,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营业收入17亿元,比2015年的5.3亿元增11.7亿元,增220.8%。加强供销系统的联合与合作,指导大关县供销合作社与自贡市供销社发展订单农业,按照市场的需要,由大关供销社组织合作社带动农民种植蔬菜,自贡市供销社社有企业负责收购和对外销售,仅2020年,实现蔬菜交易额1750万元。源于对昭通天麻品质的信任,到昭通投资天麻产业的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全市有天麻加工企业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三是绿色有机认证加快推进。
2020年,苹果类规模化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超过20家,苹果专业合作社达254个,发展社员近50000人。2021年拟新建花椒基地5.5万亩(示范基地1.2万亩),提质增效13万亩(示范基地2.6万亩),配套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生鲜配送为切入点,以社区实体店为服务窗口,在昭阳区试点建设生鲜农产品生活体验店,实现农产品销售136万元。鲁甸经验已成为全市花椒产业发展的样板。
通过内引外联,建立了陈凯先院士工作站、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4个,组织开展了基础应用研究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一、因地制宜调结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昭通特质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昭通立体气候特征、立体农业特点突出,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
一是基本形成6+N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昭通以品质提升为核心,以品牌打造为重点,以精深加工为突破,推动天麻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连片发展、科研平台搭建、产品创新研发、市场品牌打造的全环节发展,有效延伸了昭通天麻产业链和价值链。二、紧盯塔尖求突围,苹果产业蝶变跨越、马铃薯种薯跃上国际舞台,昭通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蜕变升级牢固树立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理念,坚持 一步登顶、跨越发展,产城融合、三产联动,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因地制宜、规模经营,科技支撑、绿色高效五大原则,大力实施单点突破带全局战略战术,开展一县一业创建、实施一村一品行动,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十四五期间,昭通将紧扣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全力实施 品质提升、企业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创新 战略,以天麻食药同源试点为契机,力争医药、保健品、饮品、食品、日化品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累计引进农业产业项目159个,协议引资494.29亿元,其中协议引资亿元以上绿色食品牌项目65个,协议引资296.22亿元。一是苹果产业实现由此及彼的蝶变。
回答记者提问云南日报记者:近年来,昭通在发展高原农特产业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请问我市围绕高原农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昭通市投促局局长 陈松:我市投资促进工作紧扣全市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和全市重点产业布局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分布在全国的深圳、杭州、成都等5个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宣传推介昭通,并出台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借助各类平台,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招大商引大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生猪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养殖风险大、效益低瓶颈的主要抓手。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昭通天麻治疗神经、血管系统疾病及延缓衰老、增强记忆等八大功效。十三五末,昭通天麻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8.51万亩,鲜麻总产量4042万公斤,综合产值59.03亿元,位居全国六大天麻产区之首。
© 1996 - 2019 风马云车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迎宾路